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数字化赋能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9-28 11:58:16
  [导读]针对大型仪器设备难以对实验教学开放的难题,研究数字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以透射电镜的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建设数字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资源,研究数字资源与实体设备实验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体系,降低实验教学对实体设备的依赖,从而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在现代科技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多数创新性设计或构思均需要通过分析检测技术来验证或完善,因此,掌握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理工科学生必备的技能。如材料学科,所有科研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以及服役性能四大要素展开。在这四个要素中,除合成与制备以外,其他三个要素都涉及材料分析检测技术。为此,材料学科开设了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相关理论课程,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随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分析检测设备建设远远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求;二是大型分析检测设备,特别是透射电镜等大型精密设备台套数不多,无法承担成建制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三是分析检测技术的学习长期以来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缺乏实践环节的有效支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破解大型精密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困局,建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教育部门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难题[1-3]。许多教师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4-6],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示范中心)开展了大型分析检测设备服务于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先后开设了材料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材料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透射电镜基本操作等实验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现状分析

  2 解决途径

  3 结语

  本文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和数字课程破解大型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面临的困局。实践表明,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实体设备实验—数字课程”三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可以降低实验教学对实体设备的依赖,确保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对实验教学的开放共享。

  一是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教学。在操作实体设备之前,学生通过数字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学习和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流程,节约实体设备操作机时,降低实验教学对实体设备的依赖。

  二是利用数字课程增强虚拟仿真实验的现实体验。通过数字课程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场景和实体设备实验场景之间的关联。虚拟仿真实验是在虚拟场景中学习设备的操作,建立虚拟操作与真实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真实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构建以实体设备实验教学为核心、以虚拟仿真实验和数字课程为辅的“三位一体”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对实验教学的开放,确保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辉平,王嘉宜,宋洪海.材料学科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93-95.

  [2] 董祥芝,安凤秋,李庆,等.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1):33-35.

  [3] 辛艳青,王昆仑,宋淑梅,等.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279-280.

  [4] 段辉平,宋洪海,杜娟.高校大型分析测试设备服务于本科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25-27.

  [5] 段辉平,宋洪海,王嘉宜,等.大型检测设备服务于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1-4.

  [6] [1]吴甲,葛志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融入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22(22):251-253.

  [7] 段辉平,宋洪海,王慧,等.以需求为导向的案例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0):128-130.

段辉平 宋洪海 王嘉宜 有移亮 杜 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