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支撑[1]。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需要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而实验课程规范化建设则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和有效手段[2]。
实验课程规范化是基于实验课程资深专家的教学经验,针对特定课程给予的教学指导性意见,对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学方式与方法、授课效果与反馈机制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许多高校开展了理论课程规范化建设,却忽视了实验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使得实验课程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对实验课过程指导、尚未建立规范的听查课制度、教学资料管理还不完备。因此,加强本科生课堂教学管理,将实验课程逐步纳入规范化教学管理的实施体系中,针对实验课程标准化、规范化开展相关研究,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料等层面对实验课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尤为必要[3]。
2 实验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3 实验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4 结语
实验课程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实验课程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本文从教学过程和实验考核规范化入手,着眼于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拓展;还要做好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理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激发实验教师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其始终将规范教学、精进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继明.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审视与现代化治理路径:基于20余年来改革历程与治理模式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4):115-124.
[2] 巩茹敏,姜昱子.新时代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再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0(6):82-86.
[3] 蔡晚拴.基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探讨实验教学规范发展[J].实验室科学,2020,23(1):214-217.
[4] 施会华,邹秀丽.教师专业成长依靠规范课堂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0):22-24.
柯红岩1 金仁东1 吕国才2 艾冬梅2 袁文霞2
1.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 2.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