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教学探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9-28 16:53:49
  [导读]为适应新时代环境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系列开放实验,作为专业实验的有益补充。实验中心秉持“思想引领、创新驱动、交叉融通、科教融汇”的教育理念,在中心建设、师资力量和平台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开放实验教学提供支撑。以生物炭协同希瓦氏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为切入点,阐述了开放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1-2]。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实验教学作为实践的重要阵地,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开放实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实验不仅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现代仪器和智能工具的能力。开放实验通常为综合性实验,涉及多学科领域,促使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

  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3]。环境学科人才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领头雁”,在新时期将发挥重要作用。鉴于目前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学科人才培养需注重学科交叉,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强化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实践教学[4-5]。因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实验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整合实验中心现有资源,联合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设以问题为导向的开放实验课程,探索开放实验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鼓励学生申请大创项目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1 实验教学目前存在问题

  2 开放实验教学改革的运行基础

  3 开放实验教学的实施

  4 结语

  开放实验采用小班教学(最多6人),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多种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经过该项目训练的学生,在参加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过程中普遍展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测试手段来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迭代和更新,开放实验在学生中反馈良好,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而且强化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开放实验课程作为第二课堂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原有实验课堂进行了有效拓展,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更优秀的环境学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一公.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3-10.

  [2] 虞宁宁,刘承波,李仲浩.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24(3):36-44.

  [3] 贺克斌,吴烨,余刚,等.立足中国绿色发展贡献全球环境治理:环境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Z1):16-19,25.

  [4] 胡清.面向环境工程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0(4):46-49.

  [5] 曹悦,吴梦园,齐萌,等.“竞赛牵引—科教融通”环境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18):179-181.

  [6] 杨雯乐,谢俊秋,龙瑶,等.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10):228-232.

  [7] 郭红丽,郑毅,邓正宽,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以“液晶电光效应实验”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43(2):126-131.

  [8] 徐仲玉,黄瑾,马红梅,等.高效液相色谱在药学类专业开放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12):228-231,245.

陈翠红 崔玉晓 王雁南 杨楠 王鑫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