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生态正面临一次深度重塑[1]—既改变了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教学空间的存在形式,还改变了知识传播的形态。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打造AI教育大模型,建立基于大数据和AI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AI算法和伦理安全。AI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风格,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内容及个性化学习可能,但过度依赖技术也可能导致教育出现不平等,限制学生接触多元知识的机会,形成“信息茧房”,使学生逐渐丧失认知多样性。此外,还可能引发数据隐私、算法偏见、教育空间商业化等问题。
一、AI时代教育范式的重构困境
二、AI时代教育范式的理论框架建构
三、AI时代教育范式的生态设计路径探索
四、结语
为避免AI赋能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应出台并不断完善AI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边界和伦理要求。同时,应设立AI教育产品的“负面清单”,对可能引发伦理风险的技术应用进行限制,以确保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符合教育公平、学生权益保护等核心价值,从而重塑“AI服务于教育”的价值共识,促进教育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从根.公共空间意识教育:问题与实施—技术物道德化的角度[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10):13-20.
[2] 赵建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型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24(12):37-43.
[3] 彼得•保罗•维贝克.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M].闫宏秀,杨庆峰,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 王驰,雷震.对数字空间正义原则的考察与省思[J/OL].学术探索.[2025-08-23].https://link.cnki.net/urlid/53.1148.C.20250707.1326.004.
[5] 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6):1-6.
[6] 王健宗,李泽远,何安珣.智能系统与技术丛书:深入浅出联邦学习原理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蒋新成1 黄兴洪2 刘文凯3 陈明建4
1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实验小学 2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
3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学校 4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